您的位置: 首页 > 软件测试技术 > 其他相关 > 正文

软件测试过程中常见风险分析

发表于:2019-09-12 作者:guxs 来源:搜狗测试

前言

件测试是把控软件质量的重要防线,但风险又存在于软件测试的全过程,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控制呢?就是主动的发现,暴露产品存在的风险和缺陷,并协同团队成员,做好容灾解决方案并一起解决风险。

无论是模块负责人还是项目负责人,首先要能识别风险,其次预防和消除风险,最后当风险发生后,制定处理措施解决问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下软件测试工作中常见的风险类型。


风险类型分析

需求阶段

  1.  
  2. 产品需求不明确,导致后期版本改动大,沟通成本大 比如: 无需求、需求不完善、需求不清晰
  3. 产品需求逻辑有漏洞,导致版本上线后影响用户体验
  4. 需求理解不一致,导致后期版本改动大,沟通成本大
  5. 需求变更频繁,导致后期版本改动频繁

开发实现阶段

  1.  
  2. 代码系统架构设计不足,导致可扩展性不足
  3. 代码质量差导致缺陷多
  4. 代码性能兼容差
  5. 代码没做好注释,修改难度大

测试规划阶段

  1.  
  2. 测试方案评估不足,导致测试内容不全、不合理
  3. 测试计划不合理,导致测试进度紧张
  4. 测试用例设计不合理,用例设计有遗漏

产品验收阶段

  1.  
  2. 开发提测代码质量不合格,无法按预期执行
  3. 开发提测Demo与产品预期不符,需要重新实现

测试验证阶段

  1.  
  2. 测试环境准备不足,无法按预期执行 比如:服务器测试环境未搭建、测试数据未准备、测试工具未准备好等
  3. 测试环境配置和正式环境配置不同,导致测试结果有误差
  4. 测试人员能力或经验不足,导致遗漏bug或发现bug时间段较晚
  5. 项目bug多、修改难度大,导致代码改动范围大,增长项目周期
  6. 新增需求或需求变更,导致增加开发测试工作量,增长项目周期
  7. 测试进度把控不足,导致测试进度不满足预期

上线阶段

  1.  
  2. 上线预期要求不明确,比如“升级策略不明确、版本放量控制不明确”
  3. 上线环境准备不足,无法按预期上线 比如:线上数据未准备、线上环境配置未搭建
  4. 上线相关人员不明确或不能及时到位,导致无法按预期上线

最后

 

对任何一个软件项目,可以有最佳的期望值,但更应该要有最坏的准备,“最坏的准备”在项目管理中就是进行项目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控:采取积极的步骤对要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风险进行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