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下面我们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大家也可以在下方留言板留言,一起探讨~
1.通读文档,明确产品的核心点(核心需求是什?和竞品比优势体现在哪?盈利的点在哪?)
2.要有测试计划/测试大纲;先抓产品的主干,按模块或界面区分;后面再补齐各主要模块的测试项。
3.产品的需求/功能,分解输出测试项时,既要考虑程序逻辑,同时要有业务场景的考量。
4.功能用例和性能用例、自动化的。最好区分开来方便管理。
程序中的共享模块(数据共享等)写用例时需要标注出来做统一规划。
5.程序中的复用模块,标注出来做统一规划。(代码复用,比如各界面的报表,很多都是一样的代码)
6.业务流程标注出来做统一规划。(产品有多少重要业务是由产品的核心需求决定的)
覆盖率----核心需求全部覆盖;功能点基本要包含完;对业务产生影响的场景尽可能多的考虑到。(无法量化,看项目实际需要)
易执行----一个测试点一条用例;用例的执行步骤,预期结果明确。
可读性----用词规范,字体版面一致,清晰确切;保证他人能容易阅读,使用;(公司的用例,需要评审,其他测试交叉测试使用)
复用性----复用性高;复用模块只需稍作修改即能使用;利用率高,回归测试时,需求改动不大时用例稍作修改即能使用。
自动化----用例书写一开始就考虑,在需要进行自动化测试时能很快的转变(自动化进行的少,摸着的石头过河)
给大家推荐几种常用的写测试用例的方法:
1.输入/数据---等价类划分法
2.输入/数据---边界值选取法
3.条件和结果---因果图法
4.条件和结果---判定表法
5.场景---场景法
6.功能随数据---状态迁移法
7.数据很多---正交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