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执行版本控制、变更控制等规程,以及使用配置管理软件,来保证所以配置项的完整性和可跟踪性。
配置管理是对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保护。
凡是纳入配置管理范畴的工作成果统称为配置项(comfiguration item,CI),配置项主要有两大类:
◎属于产品组成部分的工作成果,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源代码、测试用例等。
◎项目管理和机构支撑过程域产生的文档。
基线(baseline)由一组配置项组成,这些配置项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逻辑实体。基线中的配置项被“冻结”了,不能再被任何人 随意修改。基线通常对应于开发过程中的里程碑(milestone),一个产品可以有多个基线,也可以只有一个基线。通常交付给客户的基线称为一个“Release”,为内部开发用的基线则成为一个“Build”。
版本控制的目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保存配置项的所有版本,避免发生版本丢失或混淆等现象,而且可以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配置项地任何版本。
变更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配置项被随意修改而导致混乱。当配置项的状态成为“正式发布”或者被“冻结”后,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必须依据“申请-审批-执行变更-再评审-结束”的规则执行。
cmmi配置管理
发表于:2017-08-07
作者:网络转载
来源:
- 周排行
- 月排行
-   DCMP:基于etcd的配置管理系统
-   配置管理建设的一点体会
-   iOS VPN开发的配置和管理
-   管理员必知的六大配置管理工具
-   浅谈配置chrome浏览器允许跨域操作的方法
-   EHCache分布式缓存集群环境配置
-   Nano Server基本配置和管理
-   使用Vundle管理配置Vim基本插件
-   管理员必知的六大配置管理工具
-   iOS VPN开发的配置和管理
-   DCMP:基于etcd的配置管理系统
-   配置管理之持续集成
-   软件配置对敏捷开发中迭代模式的支撑
-   配置管理建设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