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 帮助  

您的位置: 首页 > 软件开发专栏 > 网络/安全 > 正文

通俗易懂物联网(13):结束语

发表于:2018-03-29 作者:周兆熊 来源:51cto

本系列文章:

感谢大家看到了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相信大家通过本系列文章已经对物联网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就像十几二十年之前的互联网一样,物联网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各个传统行业,我们的未来会因为物联网而不同。

主要内容回顾

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前面各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政府在发展物联网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并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我国已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重点,并列在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物联网是在某一行业内,终端设备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物物之间相连并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用以提高行业效率的网络技术。

第二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特点,包括: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物联网是物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具有行业性、物联网的物物相连是众多物联网终端设备之间的相连。

第三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产业链,国际国内的物联网玩家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一家独大,包揽该行业的所有业务和产品。从技术架构上来说,物联网自底向上分为感知层、网络物联层、数据应用层。

第四篇文章介绍了云技术与物联网,虽说云技术不是因物联网而生,却是为物联网而来。从云技术的多个特点可以看出,它注定会成为物联网的好搭档,在物联网时代大放光彩。

第五篇文章介绍了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ZigBee、蓝牙、iBeacon、RFID、NFC和IrDA。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灵活地选择最合适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第六篇文章介绍了组网技术,为了便于说明,定义了五个距离段:0~10cm(Distance-1)、0.1~1m(Distance-2)、1~10m(Distance-3)、10~100m(Distance-4)和100m以上(Distance-5),在不同距离段有其适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第七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差别,包括:网络拓扑的差别、终端数量的差别、网络覆盖范围的差别、终端能力多样性及自我标识的差别、要求设备始终工作、安全性要求的差别、路由协议的差别和数据的上行与下行的差别。虽然物联网技术理论基础仍然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但传统的TCP/IP协议并不适用于物联网,需要进行改进或升级。

第八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的数据,数据分类包括: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能源类、资产属性类、诊断类和信号类数据。物联网数据的特点包括:关联性和时效性。基于数据的重要性,在物联网中建议采用以数据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第九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其具备的能力包括:硬件控制能力、软件远程控制能力、丰富的网络能力、计算能力、系统大小的可伸缩能力、支持云技术能力、系统的自我生长能力。为了培养物联网行业的技术生态链,设计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是一项值得长期研究并投入实践的工作。

第十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行业状态,物联网行业的参与者包括:芯片厂商、模块厂商、设备制造商、终端设备厂商、行业集成商—方案厂商、公有云服务商、技术标准组织和核心网基础建设厂商。

第十一篇文章介绍了物联网解决方案设计,包括:物联网网络搭建、设备管理、协议设计、应用场景、系统维护、新建系统还是在旧系统上进行物联网升级、与外部系统的接口、供电与安装等。

第十二篇文章介绍了运营商如何面对物联网。在物联网时代,运营商可在这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核心网络建设、物联网接入网建设及入网认证、行业物联网建设及业务套餐设计、云技术服务。另外,运营商可以考虑从这些行业进入物联网:对空间有新要求的行业、协同操作或自动化要求高的行业、能源行业。

未来展望

未来的物联网会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大众的面前呢?我们猜想会是这样的:

第一,未来的物联网将会以泛连接为基础,边缘计算得到充分体现,机器学习发挥其价值。这里的泛连接是指物联网连接的覆盖范围更广,而云计算逐渐向边缘计算迁移,数据的价值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被深度挖掘。

第二,物联网的终极形态是数据的快速响应,预测性计算成为主流。

让我们一起拥抱已经到来的物联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