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 帮助  

您的位置: 首页 > 软件开发专栏 > 开发技术 > 正文

世界是平的吗?——从不同角度看前端

发表于:2019-02-13 作者:佚名 来源:前端大全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以为天圆地方,世界是平的。后来,随着科技进步,大家都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它不但不平,还有山川河流,沙漠海洋。

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人所处的环境对认知带来的影响,我们看待一件事物,从不同的视角去看,所得到的结论未必是相同的。

前后端协作的研发模式

上个月有一天很奇妙,早上有个之前部门的同事跟我探讨研发模式,下午有个之前同事跟我吐槽前后端沟通成本高,晚上部门群里又有人提到视图跟服务的关系,这么多巧合,值得在这个事情上写点东西。

回头看看这几年,前端领域在搞的一些东西,除去具体的框架和组件库,大致有这么些:

  • 工程体系:构建、发布、持续集成、容器管理
  • NodeJS实现的框架、中间件、服务
  • 围绕前后端协作展开的一系列探索:BaaS、BFF、函数计算、GraphQL等
  • 跨端实践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话题是跟广义的“前后端分离”有关的。站在今天这个时间回头看,看得到每个方向的进展,人们逐步习惯了前端有类型、有构建、有包管理、有测试、有持续集成等等,前端开发逐步成为了相对严谨的软件生产活动。

另外一方面,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整个系统的时候,我们也可能发现研发流程的一些状况。现在,一个典型的系统,它的开发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 前端独立系统
  • 后端独立系统
  • 中间有类似 swagger 的接口约定机制

前端有一套东西,完整的组件化、构建、发布、依赖管理,后端也有一套,但是,两者的结合往往是很松散的,整个链路很长,在流程上会有很不协调的感觉。

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整个研发过程两极分化,断裂得很厉害,前后端的唯一桥梁是接口,并且,一般来说,当一端产生了变更之后,很难有一种自动同步机制去影响另一端,通常只能去扫描发现这些不一致的地方,并且手工做调整。

整个系统的研发流程好比细胞的增殖过程,拉伸成了两块,中间的维系很脆弱。

从架构治理角度看,“两头大”的情况是需要去控制的,只有主从结构的形态,在流程上才是简单的。对这么一个问题,业界存在不同的探索途径:

  • 前端主导的流程
  • 前后端合一的研发模式
  • 后端主导的流程

前端主导的流程

前端主导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这个流程的要点是让后端退化为配置,借助 BaaS,FaaS 这样的基础架构,舍弃后端的构建与发布环节,工程上就会成为这样的形态:

这样,后端成为了一种流程无感的环节,前端是整个项目的集成方,后端成为了一种配置化的东西,成为了前端体系下的附属。这种模式是否能行得通,最大的先决条件就是后端接口是否稳定。在互联网企业中,尤其是领域模型关联关系较少的情况下,有不少系统在往这个方向走。

  • 轻量业务:完全 BaaS
  • 较重的业务:通过 Faas 调用微服务

前后端融合的模式

另外,业界也存在一些探索,希望把前后端的开发过程融合。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一直都是变更的同步,那么,如果一个项目的前后端都位于一个工程中,天然对同步也是有利的。

这种模式下,实际上是通过两者合一的方式,缩短了前后端研发过程之间的距离和沟通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另外一些手段作优化,比如:

  • 根据后端的服务生成前端的调用接口,并且附带 TypeScript 类型描述
  • 根据后端的单元测试生成前端的 mock 数据

前后端合一的工程中,最大优势就是后端接口的变更一定会自动传导到前端,服务接口字段变更会导致:

  • 前端类型校验出错
  • 前端的单元测试出错

并且,由于二者合并在一个项目中,改了一边忘记改另一边的情况也更不容易发生,两者的发布也是在同一个流程中。

这种模式普适性相对好,但是对人员全栈技能的需求是要稍高的。

后端主导的流程

后端主导的流程又是怎样的呢?

这个流程是反过来,尽可能地把视图弱化,让它成为后端模型的附属物。在很长的时间里,这种形态一直是主流,只是可能具体形式上历经了一些演变。

后端主导的流程推行到极致,工程上就会成为这样的形态:

在这种路径下,视图成为了领域模型的附属物,当领域模型产生变动的时候,视图自然跟着变动,即使是视图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是经由领域模型之间的关系控制的。

这样,前端成为了一种流程无感的环节,后端是整个项目的集成方,前端成为了一种配置化的东西。这条路径的先决条件是前端的模式相对固定,可穷举,不会存在太多的个性化交互。通常,会有一些企业软件的研发过程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对人的需求是领域建模能力较强。

组件化

研发流程也会导致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差异,比较典型的就是组件化。

组件化是一个很久远的名词了,自从工业革命开始,标准化的可替换部件逐步成为了生产效率的基石。在前端领域,这个词最近也在越来越多地被提到。然而,对这个词如何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

组件化的实施路径是需要随着技术方案的不同而调整的。刚才我们提到了三种研发模式,组件化实施方案也会有不同的模式。

  • 前端不分层的组件化体系
  • 前端分层的组件化体系
  • 端到端组件化体系

前端不分层的组件化体系

这个体系是当前前端最熟悉的路径了,在实现者眼里,后端退化为接口,不关心数据之间的关系。

前端分层的组件化体系

另外存在一种实践,在前端又引入分层,把真正的视图和逻辑、数据等等隔离,这个时候,视图部分实际上就可以变得非常薄,整个视图部分的组件化,实际上类似于模板化。

端到端的组件化体系

如果考虑到实施的原则尽量简单,端到端组件是最容易理解,集成难度最低的一种形态。

在此模式下,单个组件应当包含视图到服务端模型的整个链路。组件只跟某个具体的领域模型交互,并不关心其他组件的存在。单个或者多个组件,都能够直接运行。页面成为一种通用的容器,把它们集成起来。

举例来说,一个人员列表与详情的页面,如果实现为两个组件,其功能分别如下:

  • 列表组件
  • 绑定了某个条件的人员列表查询服务
  • 详情组件
  • 绑定了某个具体的人员

这两个组件应当是互相独立的,在这种情况下页面对它们的集成,包括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都是在领域模型(后端)上定义的,然后借助特定的机制,自动就形成了联动关系。

从实现角度,这种组件内部也可能接近于其他形态的组件实现方式,比如,组件内部可以有分层,当某组件被注册的时候,它所属的各层是分别注册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种实践并非直接对应于第一部分我们提到的三种模式,它们是存在并存关系的,可以根据业务场景去适当进行混合。

小结

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技术选型是非常可怕的,并不存在通吃一切的技术方案,每种方案都有它的边界。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问问自己,我们正在做的这个系统:

  • 前端跟后端,哪块更模式化?
  • 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方式是怎样的?
  • 视图变更与复用程度如何?
  • 人员的技能状况如何?
  • 视图是“写”出来的,还是“配置”出来的?

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都会影响到具体实施路径的选择。

几年前,左耳朵耗子说了一句话,被很多人围攻:“CSS不就是配置文件么?”从前端角度看,这句话简直大逆不道。但是,在某些场景下,当我们把视野放在全局,到整个系统层面,CSS确实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配置文件。不但如此,在有些场景下,连视图的大部分都能算是配置文件了。

有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探索,比如说,尝试用可视化的方式去配置视图层,在这种情况下,视图确实就是由:

  • “写”出来的基础组件
  • “拼”出来的大块模板

这两类部分所组成的,这也是我个人在很多情况下很倾向于“模板型”视图层框架的原因。

我们绕了很大一圈,离题万里,那么,世界是平的吗?

可以试试闭着眼睛去摸一下立体的地球仪,感觉是怎样的?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因为地球仪对比例进行了夸张,以青藏高原的海拔,相对地球半径而言,其高度差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宏观角度看,世界确实就是平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后记:本文是2019年1月19日在网易前端技术大会上的分享。整篇文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给出一些建议:前端技术选型应当结合业务场景,社区方案只是自己的工具,技术人员不应当变成工具的奴隶。在不合适的场景下,即使是很著名、流行的工具,也应当果断舍弃。

分享过程中,我提到自己给自己打的标签是缺乏情怀的工业党,所谓工业党,在我看来,有另外一个名词可以对等,那就是生产力至上。一个生产力至上者的态度是这样的:竭尽全力寻找出限制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找到最适合的生产方式:

  • 如果生产工具(技术框架)是瓶颈,那就改造生产工具;
  • 如果研发流程是瓶颈,那就重塑研发流程;
  • 如果人是瓶颈,那就改变人。
毛主席教导我们:“敢教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