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 帮助  

您的位置: 首页 > 软件开发专栏 > 开发技术 > 正文

关于小程序的三个矛盾

发表于:2018-11-23 作者:佚名 来源:罗超频道

2017年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面世。

两年后,小程序在微信内已无处不在,11月7日马化腾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小程序日活用户已超2亿,超过150万的开发者加入到了小程序的开发中,当初唱衰小程序的人被打脸。

image.png

如今,小程序潮再次爆发,11月17日,今日头条新任CEO陈林在生机大会上宣布头条小程序上线,首批上线的头条小程序包括了头条小店、猫眼电影和小米商城等。更早前的11月1日,在2018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副总裁沈抖宣布,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联盟正式成立,爱奇艺、哔哩哔哩、快手和58同城等成为首批成员。

小程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跟Native App平分秋色的应用生态,一边是用户习惯于通过小程序来获取各种内容和服务,一边是开发者和创业者围绕小程序创业。

不过,小程序潮流涌现的背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思,11月16日,腾讯公关总监张军就在微博表示:

“最近关于小程序的讨论又热闹起来,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可以更清晰地发现,什么样的小程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坏事是,泥沙俱下,以为做一个小程序就能火的投机心理又来了。后者其实特别令我们担忧。去掉浮躁,踏实做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才是正道。”

这一回应看上去是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唱衰小程序的文章。

确实,尽管小程序已风靡开来,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独放异彩的“奇葩”,却不是尽善尽美,就像当初曾经风靡的网站和App一样,小程序存在着一些问题。

小程序的三个矛盾


首先创造类似小程序形态的是百度,微信则是将小程序成功普及开来的平台。

小程序的前身可追溯到百度在13年就推出的轻应用,但由于过于依托H5等原因,反响不大。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基于社交网络快速普及。如今人们说到小程序,一般首先就是指的微信小程序,微信拥有对小程序规则的制定权、解释权,也负责对微信小程序的接入审批。2017年,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表示,微信小程序的特性是无需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需卸载。

然而,微信小程序的理念,与开发者的诉求存在着一些矛盾。

image.png

矛盾1:微信小程序用完即走,开发者却想留住用户。

张小龙希望用户在微信“用完即走”,意思是希望微信每一个功能都有最高效率,给用户节省时间,小程序就是代表。用户用完小程序后,往往跟小程序不会再有联系。

然而开发者却希望与用户建立持久联系,持续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更多服务,进而形成持续用户价值。就像自称是超级平台的美团,其做法就是通过高频功能来吸引用户,再向其加载大量中低频服务,因此理论上来说,开发者都不希望用户用完即走,而是用完再来。

后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用户增长变得越来越难,这时候留住用户,获取用户时间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与“用完即走”也形成了矛盾。

矛盾2:微信小程序去中心化分发,开发者最怕冷启动。

不管是微信公众号还是小程序,一直都秉持去中心化分发的理念,这意味着微信平台本身并不会用流量扶持小程序,需要开发者自己去找流量。对于这样的理念,一个自媒体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微信是一条河,自媒体自己负责挖渠引水;今日头条是水库,算法给自媒体开闸放水。将自媒体换成开发者同样适用。

image.png

小程序开发者就是自己挖渠引水,因为小程序没有像App Store这样的中心化分发机制,一款小程序往往会面临冷启动问题,对于大部分开发者来说,他们擅长的是产品技术,而不是市场推广。因此,开发者最怕冷启动,他们想要主动分发,有初始流量和用户,这与中心化分发是矛盾的。

矛盾3:开发者想拥抱小程序,又怕被平台一锅端。

App开发者想要获得流量和用户,就不得不到超级平台上开发小程序。然而,当超级平台依靠小程序建立起了数据、场景和交易之间的闭环,基于庞大的用户和流量,就会形成最高话语权,制定和变化规则,掌握对小程序的生杀予夺,正是因为此,很多平台对小程序是很纠结的,有些欲迎还羞。

如何消除三大矛盾?


尽管微信一直崇尚去中心化,但它事实上已经成为越来越中心化的产品,成为人们的社交中心、信息中心、娱乐中心甚至生活中心…

不过,移动互联网跟PC互联网一大不同就在于,流量变得十分碎片化,不会只有一个入口,微信是最受关注的超级平台,却不是唯一。

此前我在《小程序经济大爆发,微信向左,百度向右》一文中就提到过:只要有足够高的规模、相对高频的使用习惯和一定基础的应用生态能力的App就有建立自有应用体系的必要,通过自建应用体系,就可以给用户更一致的体验,繁荣自己的开放生态,获取更多用户时间,将流量价值最大化。

正是因为此,头条、百度、支付宝等拥有海量用户和流量的产品都在重押小程序,美团、58、爱奇艺、快手等用户规模可观的平台也在布局。微信外的平台布局小程序不是基于社交,也没有直接复制微信小程序的玩法,有意规避小程序的矛盾。

1、 如何留存用户?

如何让应用与用户不断线?守株待兔肯定不行,如果不主动运营,如果不持续服务,如果不形成粘性,用户“用完即走”后,再有需要时不会回来,很可能用同类功能的小程序竞品,再也不回来。

image.png

瞄准开发者想要留住用户的需求,百度智能小程序允许开发者主动智能推荐、push回访信息,总的来说,百度赋予小程序主动激活用户的多项权限,持续给用户提供更多服务,形成粘性进而避免被用户遗忘或者抛弃。微信小程序也在变化,其允许用户将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以提升用户使用频次,部分小程序也具备了主动推送消息的权限。

2、 如何主动分发?

去中心化不一定是最优雅的解法,因为不是每个开发者都有挖渠的能力,他们可能只善于“耕种”本身。一个网站可以从搜索引擎获得自然流量,一个App可以从应用市场获得种子用户,小程序平台是否可以解决开发者“第一桶金”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

和微信“去中心化”策略不同,百度强调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结合,跟AppStore一样,百度有“热门推荐”这样的强运营分发机制,百度搜索和信息流两大流量引擎,会给小程序提供强入口:当用户在百度搜索上搜索关键词时,在联想词和自然搜索结果中就可以看到小程序的结果;百度的信息流中也会出现火车票等智能小程序推荐。“我的”则是留存用户的小程序入口。开发者还可以在更多平台和线下获取全域流量,百度的做法解决了开发者最头疼的冷启动问题。

image.png

当然,微信也在变化,虽然微信一直说去中心化,但如今已在不断给小程序提供各种入口,比如微信主界面下拉、小程序服务通知,微信搜索、小程序搜索等,据不完全统计,微信小程序如今已有超过64个入口。

3、如何避免依赖?

超级平台小程序生态大都是封闭的,开发者受制于平台制度,如果遇到竞争等问题可能被一锅端,对于中小开发者来说,依赖超级平台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不过,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平台来说,将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别的平台上,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瞄准这一痛点,百度11月1日成立了智能小程序开源联盟,联盟成员可以基于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框架,结合自身业务特性进行二次开发,上线专属于自己的小程序,进而与自有生态进行更好地融合。与此同时,百度智能小程序可以在开源联盟的所有成员App上运行,让App的流量孤岛彼此连接。

能够证明百度智能小程序开源联盟价值的是,即便58、哔哩哔哩等平台有腾讯系背景,也都加入了百度小程序联盟,基于百度小程序开源框架开发平台专属小程序、吸引开发者来完善平台内服务一起服务用户,各自进行平台内小程序生态经营。百度小程序开源联盟的举措,看上去与当年Linux牵头形成的开源阵营与Windows竞争有些类似,体现出一种新的方向。

天猫定义了双11,但双11已是零售行业的节日;iPhone定义了智能手机,但Android市场份额最大。同样,尽管微信最先定义了小程序,但小程序却不是微信一家的市场,而是所有互联网平台和开发者的。从百度、头条等平台在小程序的探索来看,微信小程序或许不是小程序的终极形态,小程序还充满更多可能。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小程序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上继Web应用和NativeApp后的又一主流应用形态,成为开发者的必选项。